微机保护装置的操作回路和分合闸出口的区别

微机保护装置分合闸出口的作用以及原理

 
分合闸出口是微机保护装置内部逻辑判断的最终输出环节,其核心作用是“判断”和“下令”。
 
工作原理​:
       ​当微机保护装置的CPU监测到电力系统出现故障(如过电流、短路)或接收到手动分合闸指令时,满足预设的动作条件后,会驱动内部的出口继电器。该继电器的接点闭合,从而产生一个“分闸”或“合闸”的指令信号。这个信号本身是一个弱电信号,能量很小。
 
关键作用​:
​​       命令出口​:它是保护装置动作行为的最终体现。
​​       逻辑判断​:集成了各种保护功能(过流、速断等)和自动功能(如重合闸)的判断逻辑。
​​       投退隔离​:出口回路中通常串联有连接片(或称“压板”)​,运行人员可以通过投退压板来灵活地启用或停用某项保护功能,为设备检修和运行方式调整提供了便利。
 

微机保护装置操作回路的作用以及原理

 
操作回路是连接微机保护装置与断路器操动机构的桥梁,它接收来自分合闸出口的微弱指令信号,然后安全、可靠地完成对断路器的实际操作。
 
​工作原理​:
       操作回路自带操作电源(通常是直流110V或220V),当它收到分合闸出口的指令信号后,会启动内部的大容量继电器(如合闸保持继电器HBJ、跳闸保持继电器TBJ),利用操作电源提供足够的功率,直接驱动断路器的合闸线圈或跳闸线圈,从而完成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。
 
​关键安全功能​:
​       防跳功能​:这是操作回路最核心的安全功能。防止因合闸命令粘连等原因,在故障未消除时断路器反复“跳闸-合闸”,避免设备损坏。
​​       位置监视​:通过“合位继电器”(HWJ)和“跳位继电器”(TWJ)实时监视断路器的位置状态,并能判断控制回路是否完好。当TWJ和HWJ同时失电时,会发出“控制回路断线”告警信号。
​​       操作保持​:确保断路器能够可靠地完成整个分合闸过程。
​​       压力闭锁​:当断路器操动机构的压力(如SF6气体压力、液压)异常时,自动闭锁分合闸回路,防止不当操作。
 

微机保护装置的操作回路和分合闸出口如何协同工作

 
以一个典型的线路故障导致微机保护装置跳闸的过程为例,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们的协同关系:
 
​​       故障发生​:线路发生短路故障,电流急剧升高。
​​       ​逻辑判断与发令​:微机保护装置的CPU判断故障电流超过整定值,​分闸出口继电器动作,其接点闭合,发出一个跳闸指令信号。
​​       ​接收与执行​:这个跳闸指令信号被送到操作回路。
​​       ​安全驱动​:操作回路接收到信号后,启动内部的跳闸保持继电器等,利用操作电源提供大电流,驱动断路器的跳闸线圈。
​​       ​动作完成与反馈​:断路器可靠跳闸,切断故障电流。同时,断路器的辅助触点切换,操作回路中的HWJ和TWJ状态更新,并将“断路器已分闸”的状态信号返回给保护装置和电气后台监控系统

业务咨询1

业务咨询2

技术咨询

售后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