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伏/风电一次调频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流程

一、光伏/风电一次调频系统介绍  

 

       光伏/风电一次调频系统是新能源场站的核心控制模块,通过实时响应电网频率波动,主动调节逆变器或风机的有功功率输出。该系统突破传统新能源电站"被动并网"模式,赋予光伏/风电与传统火电、水电同等的频率支撑能力,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关键防线。


二、光伏/风电一次调频核心作用  

 
       电网频率稳定锚点:  当电网负荷突增导致频率下跌时(如50Hz→49.8Hz),系统强制光伏/风电瞬间增发功率;反之频率升高时快速降功率,维持发用电动态平衡。其响应速度(≤500ms)远超常规调频电源,有效避免电网解列事故。  

       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升:  通过主动参与调频,光伏/风电可减少"弃光弃风"限电指令,提升场站利用率15%-30%,破解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波动性困局。
 

三、光伏/风电一次调频系统功能  

 
       1. 频率实时感知:  内置高精度频率测量芯片(误差≤0.001Hz),每秒扫描电网频率200次以上。  
       2. 功率快速调节:  光伏逆变器可在0.5秒内完成90%目标功率调整,双馈风机通过变流器实现转矩瞬时控制。  
       3. 备用容量管理:  动态预留5%10%额定功率作为调频裕度(如光伏正午时段降额运行)。  
       4. 安全保护联锁:  当频率越限(>50.5Hz或<49.5Hz)时自动退出调频,切换至保护性脱网状态。  

四、光伏/风电一次调频工作原理  

 
 核心控制逻辑:  
 
                     ΔP =  K (fact-fnom Prated
 
       ΔP:需调整的有功功率(正值增发,负值减发)  
       K:调频系数(光伏典型值1.53,风电25)  
       f:实际频率与标称频率差值  
 
 技术实现路径:  
 
 光伏系统:升高直流电压迫使电池板偏离最大功率点(MPPT)运行,实现降功率输出。 
 风电机组:调节变桨角度减少风能捕获,或向电网回馈负转矩吸收过剩能量  
 

 五、光伏/风电一次调频工作流程 

 

  ▶ 阶段1:频率监测与决策  
远动通讯屏实时采集电网频率信号,当检测到偏差超过死区阈值(±0.05Hz)时,调频系统启动功率调整算法,生成目标功率指令。  

 ▶ 阶段2:功率快速响应  
1. 光伏场站:  
    调频指令下发至各逆变器  
    逆变器提升直流电压至  Vref = Vmpp + ΔV(ΔV由调频深度决定)  
    功率输出从Pmpp降至Pmpp− ΔP  
2. 风电场站:  
    主控系统调节变桨伺服电机至指定角度  
    变流器切换为转矩控制模式,按需吸收/释放动能  

 ▶ 阶段3:恢复与备用重置  
当电网频率回归正常范围后:  
 光伏系统逐步恢复MPPT跟踪(斜率控制≤10%/分钟)  
 风电机组释放叶轮储存的惯性动能  
 系统重新预留调频备用容量  

 ▶ 阶段4:数据上报与分析  
远动通讯屏将调频过程中的关键参数(响应时间、调节精度、能量贡献量)上传至电网调度系统,形成AGC/AVC闭环控制链路。  

 

业务咨询1

业务咨询2

技术咨询

售后咨询